陳勝吳廣起義是否早有預謀?他們為什麼要打著“扶蘇”的口號?

陳勝是秦末時期的農民起義領導者,他帶領秦朝的百姓們和秦王朝展開了一場生死之戰,以扶蘇和項燕為口號,起義隊伍一呼百應,起義軍的人數迅速躥高,成為了一股能夠和秦王朝對抗的軍事力量。《史記·陳涉世家》中記載他們起義之初是因為大雨延誤了工期,沒辦法按時趕到,所以他們這一群人很有可能會被殺死,而陳勝吳廣不甘心就這樣死去,於是策划起義,反抗暴秦。

可是根據最新出土的秦朝時期的法律的記載,《睡虎地秦墓竹簡》:失期三到五日,誶;六日到旬,貲一盾;過旬,貲一甲…… 水雨,除興。就是說受天氣因素影響而耽誤工期是不會被懲罰的,那陳勝和吳廣兩人又為何要以誤了工期要被殺頭為理由而掀起反抗呢?這樣仔細一想就會有一種他們是早有預謀的感覺。

史料上記載著陳勝的身份是農民,但是一個農民能夠有利用鬼神之說來迷惑眾人的這種權謀思想嗎?一個農民武夫,他能夠有遠大的軍事指揮才能嗎?很多事實好像都不是陳勝這種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的人能夠做得出來的。所以,陳勝的身份很可疑。

陳勝吳廣起義是否早有預謀?在秦朝末期的時候,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或者在百姓中聲望很高的人才會有字。楚霸王項羽是楚國貴族後代,他姓項,名籍,字羽。劉邦只是一介百姓,當過最大的官也只是一個亭長,而劉邦只有姓和名沒有字。這樣我們就可以證明,陳勝有字是因為他的身份並不是普通的農民那么簡單,陳勝的隱藏身份一定是具有一定地位的,或者他是貴族的後代。

除了陳勝的字引人生疑之外,他的出生地也有一定的爭議。《史記·陳涉世家》中有: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關於陽城到底在哪裡又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其中一種觀點就認為陳勝的故里在河南周口的商水縣。春秋時期,在商水這個地方有一個國家,就是陳國。可是後來陳國被楚國給吞併了,後來商水就被楚國作為了一座都城,改名叫做“郢陳”。而陳勝建立政權的地方就在此地,想來此地不僅僅是戰略重地那么簡單,應該還有背後的一些原因,比如這裡是陳勝故國的所在地。

既然陳勝將身份隱藏起來,那么這次起義是否是有意為之的呢?

《史記·陳涉世家》: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以及這句著名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勝吳廣以此為起義的口號,他振臂一呼,決定以秦國公子扶蘇和楚國大將項燕為名,發起對秦王朝的反抗。他認為老百姓也是可以做王侯將相的,以此來鼓勵和煽動眾人加入他們的起義隊伍。這裡有一處十分奇怪,令人不解。陳勝要起義,反抗的又是秦國,為什麼他還要以一個秦國的王室的名義來發起號召呢?這個人他選擇的又恰巧是據說懷有楚國王室血統的始皇長子扶蘇。

歷史資料裡面沒有關於扶蘇的母親的記載,相傳扶蘇之母應該是楚國王室之女,當時秦國的太后華陽太后就是楚國人,而秦國世代都是由太后來決定秦國君王的夫人人選,所以楚國人出身的華陽太后很有可能給秦始皇挑選了一位楚國夫人,所以扶蘇是半個楚國人。陳勝是楚國人,他為了反秦,所以以一個楚國皇室身份的人為代表人物發起號召也未嘗不可。

另外,扶蘇賢名在外,在百姓中聲望很高,是秦始皇繼承人的不二人選。可是現在卻是“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的下場,而“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扶蘇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扶蘇在民間的聲望很高,以他的名義發起起義的號召一定會有不少人慕名前來參加。再加上現在很多百姓並不知道扶蘇已死,只知道現在做皇帝的人是秦始皇的幼子胡亥,所以他們這支隊伍也相當於是為扶蘇正名。

雖然起義成功,最後卻以失敗結尾,其慘澹結局的根源就是因為內亂,而不是不敵秦軍。

猜你喜歡: